文章目录:
瘦西湖的白塔有什么小故事?
瘦西湖白塔的故事:一天,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,船到五亭桥畔,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:“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,只可惜差一座白塔”。
相传在 1784 年,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。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,不由遗憾的说:“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,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。
唯江春随口奉应说有,乾隆当即降旨,明日至瘦西湖观塔。其实湖畔无塔,这欺君之罪如何了得。江春事后心急如焚,忽然他灵机一动,连夜派人搬运食盐,用盐堆起了一座白塔。
扬州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,该故事出于《清朝野史大观》,一天,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,船到五亭桥畔,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: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,只可惜差一座白塔。
白塔位于瘦西湖的北端,始建于南朝梁朝时期,已有1500年历史。白塔早期为寺庙的一部分,主要供奉佛祖舍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白塔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,因此也有了不同的名称:刘黑闼塔、陶顺祚塔、叶适塔等。
瘦西湖熙春台典故
1、熙春台,是瘦西湖风景区里靓丽的景点,它与二十四桥相伴,伴随着悠悠瘦西湖水走过春夏秋冬。所谓“熙春”是取《老子》“众人熙熙,如登春台”之意,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在此为母亲祝寿,所以它富丽堂皇,碧瓦朱甍。
2、该建筑的典故如下: 熙春台是《红楼梦》中的一个场景,位于贾府的后花园内,是一个园林建筑。熙春台是贾母的儿时玩伴熙凤所建造,因此得名。
3、垂杨不断接残芜,雁齿虹桥俨花图。也是销金一锅子,故应唤作瘦西湖。
“扬州瘦西湖”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怎样的?
1、汪沆诗人认为此湖与西湖一样都属于“削金锅子”,但是该湖的面积又要比西湖小。
2、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《扬州鼓吹词序》:城北一水通平山堂,名瘦西湖,本名保障湖。乾隆元年(1736),钱塘(杭州)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,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,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,赋诗道:垂杨不断接残芜,雁齿虹桥俨画图。
3、瘦西湖是由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,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。
4、”从此,“瘦西湖”的名字就流传开了。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,原名保扬湖。面积480多亩,长3千米。
想去扬州玩,有没有相关景区介绍、历史典故、诗词?
1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解闷十二首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,忆上西陵故驿楼。为问淮南米贵贱,老夫乘兴欲东游。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陈羽霜落空月上楼,月中歌唱满扬州。
2、瘦西湖:康熙乾隆八次南巡之地,龙气十足,也是扬州标致性景点,外地游客必玩,也带点龙气回去。
3、在扬州还有一座寺庙也是必去的,那就是大明寺。大明寺距离瘦西湖的北门不远,但其 历史 比瘦西湖要悠久的多。大明寺已经有1500多年的 历史 ,早在唐代就已经是天下名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