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族服饰生活习惯
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,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,特别是婚期临近的姑娘,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,露出嫩白的脖颈。银饰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。
饰物丰富:壮族传统服饰上常常饰有银坠、银蝶、银花、银星、银牌、银带扣、银荷包等形状各异、种类繁多的银制品。鞋袜独特:壮族传统鞋袜非常独特,常常以红色丝绒制成的靴子为代表,或者缝制有许多银饰的袜子。
祭土地神,壮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在离村不远的山脚下立一土地庙,每逢过节或是平时杀猪,都要以整煮猪头去那里超度一番,若做烤猪则抬着整猪前去敬祭。家神更是每节必祭,摆上酒、肉、整鸡等供品,祭罢方能食用。
壮族服饰主要有蓝、黑、棕三种颜色。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,纺纱、织布、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。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“家机”,精厚、质实、耐磨,然后染成蓝、黑或棕色。
壮族有什么风俗?壮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?
1、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。如广西西北部,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、左衽、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、宽脚的裤子,腰间束绣花围腰,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,喜戴银首饰。
2、劳动时穿草鞋,节日穿宽口布鞋。女戴黑头巾,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(有的在颈口、袖口、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)。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,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。
3、壮族的服饰以蓝黑色衣裙、衣裤式短装为主。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记载:壮人花衣短裙,男子着短衫,名曰黎桶,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,妇女也着黎桶,下围花幔。
百里杜鹃有什么特产
百里杜鹃的特产也是它著名的一个原因,特别是有一些特殊的食品和服装,如苹果、桑葚、香蕉、蒜头、柠檬、桂圆、茶叶、玉米、椰子、蔗糖等。
贵州天麻产于贵州省黔西的大方县境内,这里山高林深,美丽的百里杜鹃,鸟语花香。
大方百里杜鹃因其独特的自然气候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不仅风景秀丽,且盛产冬竹荪。冬竹荪口味鲜美,是著名的珍贵食用菌之一。经常食用冬竹荪能够保护肝脏。将冬竹荪作为煲汤的辅料,滋味香浓,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佳品。
百里杜鹃分布着马樱、鹅黄、百合、青莲、紫玉等37种杜鹃花,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4个,其花色品种之多,天然连片之大,可谓罕见的大自然遗产,被誉为“世界上更大的天然大花园”。
大方天麻,因原产地名命名。贵州是中国天麻的主要产区之一,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,向来以品质好、药效高而享誉国内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