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长城的历史
秦始皇三十二年(前215年),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,取河南地,其后筑起“西起临洮(今甘肃山尼县),东止辽东(今辽宁省),蜿蜒一万余里”的长城。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,始有万里长城之称。
长城的修筑从春秋到明后期,持续了两千多年。
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,大约有两千年多年了。现存的主要是明朝修建的长城,大约有四百多年了。
万里长城,也称中国长城,是中国古代建造的一系列城墙工程,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。它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但主要的建造工程始于公元前7世纪战国时期的秦国,直到明清时期陆续建成。
万里长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,同时还包括后期的秦代与明代修筑历史。春秋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为抵御相互攻击,修筑了烽火台并以城墙连接,这是真正意义上最早的长城。自此之后,历代君王都会加固增修万里长城。
关于长城的历史
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、工程量更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,自西周时期开始,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,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,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。
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,发生在首都镐京(今陕西西安)的著名典故“烽火戏诸侯”就源于此。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,互相防守,长城修筑进入之一个 ,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。
长城的历史: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,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。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,互相防守,长城修筑进入之一个 ,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。
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,历史达2000多年,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。古今中外,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、宏伟规模、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。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、意志、毅力以及承受力。
长城有什么历史知识和故事?
1、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载:“齐宣王乘山岭之上,筑长城,东至海,西至济州,千余里,以备楚。”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,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。
2、烽火台传递:在长城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座烽火台,用于传递军情。据说在汉朝时期,有一个名叫韩信的将领,他用一种特殊的 *** 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战报,被称为“鸡鸣借箭”。
3、长城有关的历史传说有:孟姜女哭长城:相传秦始皇时,劳役繁重。青年男女范喜良、孟姜女新婚三天,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,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,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。
4、秦长城(秦始皇所筑长城)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,又西起甘肃临洮(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)、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,以防匈奴南进,史称秦长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