佤族鸡肉烂饭属于哪儿的特产
1、佤族鸡肉烂饭:佤族鸡肉烂饭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色美食。鸡肉烂饭是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,然后再放入茴香叶、青辣椒、辣料、阿佤芫荽、葱、蒜、香子、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。
2、该族鸡肉烂饭的配料有如下:佤族鸡肉烂饭是云南西盟佤族风味小吃,配料是香米1碗、阿佤辣料160至180g、茴香1碗、花椒5g、草果1个、大蒜2瓣、小葱若干、八果1个、薄荷叶适量。盐、鸡精、酱油适量。
3、鸡肉烂饭:佤族语称“布安纳亚”,是佤族菜谱中最著名的一道菜,也是佤族待客的上等佳肴,因其比稀粥要稠一些,有经过加工的鸡肉混合,故俗称鸡肉烂饭。镇康核桃:镇康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的特产。
4、该地的特产有西盟米荞、手撕鸡肉烂饭、爬街高山云雾茶、蘸水稀饭。西盟米荞。西盟米荞是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特产,具有耐寒、耐旱、耐瘠、适应性强等优点,特别喜欢与大米一起煮食。爬街高山云雾茶。
5、老少皆宜。佤族,中国、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等地,鸡肉烂饭,佤族语称布安纳亚,是佤族菜谱中最著名的一道菜,待客的上等佳肴,也是佤族家人独具特色的,地方风味民族美食。
6、佤族鸡肉烂饭选用本地土鸡,忌讳用白毛鸡煮制。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。
导游证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》第二十四章辅导:云南省基本概况
1、汉文经典系佛教(又称汉传佛教或汉地佛教)、巴利文经典系佛教(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,俗称小乘佛教)、藏文经典系佛教(又称藏传佛教,俗称喇嘛教)四大派系,使云南成为别具特色的“世界宗教博物馆”。
2、导游证考试科目如下:考试共有五个科目,科目一《政策与法律法规》,科目二《导游业务》、科目三《全国导游基础知识》、科目四《地方导游基础知识》,科目五《导游服务能力》。考试语种:分为中文和外语两种。
3、导游证考试科目与内容:考试科目为“政策法规”、“导游业务”、“全国导游基础知识”、“地方导游基础知识”、“导游服务能力”五科。
4、在云南报考导游证的考试分为口试、笔试两大部分,口试一般是临场讲解当地的一个著名景点(几个景点抽一个),60分合格。笔试则考四本书的内容:地方(你报考所在省份)导游基础知识、全国导游基础知识、导游法规、导游技能。
紫鹃茶的特色
研究认为,“紫鹃茶”含量高的黄酮类、锌和超常量的花青素是其呈现降压显著的主要物质。
紫鹃茶中含有大量花青素。花青素是自然界中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、天然水溶性色素,属于黄酮类化合物。自然界中呈现紫色的很多植物,大多含有较高花青素。花青素可随酸碱度改变颜色。
紫娟红茶的茶叶呈现出深红色和金黄色的混合色调,香味浓郁,口感醇厚。茶汤能呈现出深红色或橙红色,带有一定的果香和蜜香。制茶工艺是紫娟红茶的关键所在,它采用传统的工艺,在 *** 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揉捻和发酵。
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
1、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,轮流做客,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,并与别村竞赛。城市、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:如《阿纽梅说笑》、《老寿星放鹿》、《社戏夜明珠》、《狮子滚绣球》、《凰舞》等。
2、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同,汉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多、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、满族人讲礼貌,好礼节、彝族每年的6月24是更大的节日、苗族除了传统的节日之外还有和吃有关的节日。
3、纳西族——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,轮流做客,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,并与别村竞赛。城市、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:如《阿纽梅说笑》、《老寿星放鹿》、《社戏夜明珠》、《狮子滚绣球》、《凰舞》等。
4、侗族 除夕晚上,侗族每个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在本村寨互相串门、吃“年茶”。
5、彝族(火把节)火把节是彝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,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,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
6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通过识别并经中央 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。各民族都有各自民族自己的民风民俗。汉族:在民间,特别是农村地区,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。
云南临沧有哪些土特产
蔗糖:临沧是云南更大的蔗糖生产基地。有280多年的种糖制糖历史。全区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,有机制糖厂15座,日处理甘蔗能力3万吨,年产糖30多万吨。
耿马香蕉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产。香蕉具有清热解毒、滑肠通便、生津、活血等功效。同时,香蕉是高钾的食品,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,对维持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、醒脑十分有利。
临沧特产有很多,例如永德芒果、凤庆滇红茶 、博尚菜籽油、凤庆腊肉等都是临沧特产。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,因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,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临沧。
关于各民族的民风民俗
汉族 汉族是中国更大的民族,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。汉族传统文化包括诗歌、绘画、音乐、书法、戏剧、饮食等方面。汉族传统服饰包括汉服、唐装等,传统节日包括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。
彝族(火把节)火把节是彝族、白族、纳西族、基诺族、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,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,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
壮族: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、贵州等地区,其山水风光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其特色。传统节日有壮族三月壮族八月会等,食物以米饭、糯米饭为主,还有酸笋、酸菜等特色菜系。
中国的56个民族的习俗很多,比如土家族、蒙古族、 、苗族、傣族的风俗。土家族 土家族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,届时要吃社饭、端阳节吃粽子、重阳节打粑粑。
蒙古族:“那达慕”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,每年七八月间举行。 :开斋节、古尔邦节(宰牲节)、圣纪节。
满族 满族人有尊老敬祖的族风,重视祭祀祖先,把祖先奉为神明,每逢家中有娶妻生子,修宅迁居,就职荣升等重大喜庆事都要祭祖祈福,举行隆重的“跳家神”祭祖仪式。